《持續買進》閱讀心得筆記(下)

投資以積累財務資本,取代日漸衰弱的人力資本。

談完了儲蓄,接下來到了投資的部分。首先,我們應該思考的,為何我們需要投資?

作者給了三個明確的答案:

  1. 為了未來的你:投資讓年老的你有一個可以汲取的資源池。
  2. 抗通膨:抵抗每年2-5%的通貨膨脹,資產如果沒有隨著物價變貴跟著增值的話,整體購買力會下降。
  3. 以財務資本取代人力資本:人力資本(你的技能、知識和時間)是一種不斷減少的資產,因此保障你未來能有收入的方式就是積攢財務資本。

在第三點的部分我的解讀是「讓錢替你賺錢」,我沒有很同意作者「人力資本會不斷減少」的概念,我想一個認真、負責、專業的人,人力資本照理來說也會不斷的積攢成長,不管是創業、副業、升職,個人的年收入應該會持續成長吧~,但我很認同作者認為要積攢財務資本的部分,把每一塊錢都想成是一個小小工人,他們會去投資市場替你賺錢。

別買個股。

為什麼作者建議你不要買個股?他整理了兩點論證:財務論證和存在論證。

一、財務論證(financial argument)

  1. 美國調查顯示,五年期間,75%的主動基金績效輸給大盤指數。如果專職基金經理人和分析師團隊都輸給大盤了,你覺得你能贏的機率有多高?你有什麼是那些經理人或分析師沒有的?
  2. 1926到2016年間,僅有4%股票創造了高於美國庫券的報酬,你有把握能找到這4%的股票而不是其他的96%嗎

二、存在論證(existential argument)

  1. 你如何證明你善於選股?原因是造成股價漲跌的原因實在太多,你難以證明你選股的原因和結果是否有關係。
  2. 有研究顯示專業選股者中確實有10%具有一貫的優秀技巧,假設我們能確實區辨出選股能力前10%的人和後10%的人,仍有80%的人我們是無法辨認的,這意味著,五個人裡面有四個人你難以評估他們的選股能力,那你要怎麼相信不是那能力無法證明的80%呢?或甚至是墊底的10%。

關於這部分,作者給了我很清楚的觀點為什麼不應該主動選股,我個人並不否定主動投資,因為確實存在厲害的主動投資者,高報酬往往伴隨著高風險,無論是價值投資或動能投資派,無論是做空或做多,在主動投資時我們希望透過選股來找到那些具有波動潛力的股票,我們希望超過大盤報酬,但伴隨的就是輸給大盤的風險。

當波動無可避免到來時,別害怕。

作者透過回測數據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長期將財富最大化,我們應該接受0-15%的市場下跌,應該避開超過15%的跌幅,這是股市的入場費,因為股市並非一路的順風車,你得經歷一些下坡才能走上坡路」。

作者引用股神好友Charlie Munger的話「若你不願意鎮定面對一世紀中出現兩、三次市場價格下跌50%,那你就不適合當一般股東,你獲得的平庸成果是你應得的」

可見Munger對於股市的入場費定價更高。

這段提醒我,股市有漲有跌,你能夠忍受下跌的程度,才是你能夠賺多少錢的底氣。我曾經也很認真思考過那些能夠忍受下跌的人是如何忍受的?後來的答案似乎是在聽podcast的時候出現的,是他們的「認知」,對於公司、企業有足夠充分的了解,才能夠在下跌過程中保持穩固的目標或動能。

市場崩盤通常是買進機會。

當你在1920-2020年期間任何一個美國股市下跌30%時買進,直到下次股市高點出現,你的年均報酬率有9成以上會超過5%,最可能會落在5-10%。而如果在任何一個美國股市下跌50%時買進,直到下次新高,年均報酬有9成以上超過15%。

我認為作者提出的這個數據有兩個重點:一、超過30%買,超過50%更買;二、地點是在美國,美國至少到現在都還是世界最強的國家,不管是軍事、科技、經濟上都是。不知道在我有生之年有沒有機會遇到股市跌這麼慘的時期(希望不要拉XD),但如果未來真的發生這一天,請記得判斷美國的強度。

你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有錢,這沒關係。

研究顯示所得水準在第50百分位數以上的家計單位往往低估了他們相對於其他人的富裕,也就是,所得位居中階以上的家庭單位大多不知道他們的生活水準有多好。

作者在書中寫道「怎麼樣算有錢?沒有正確答案,因為這是一個相對概念,一直都是如此,永遠都會是如此,你的生活中處處存在這種相對性」。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指的是人會透過以他人作為比較量尺來評價自己。我覺得很呼應到作者說的「生活處處存在這種相對性」,不只是「有沒有錢」,外貌、能力、成就、人氣等等,在生活中能和別人比較的有太多了,也許我們真的可以制訂出一個客觀量尺,但就心理感受來說,你很可能大多時候都會覺得自己不如人,而這其實不是事實。

時間是你最重要的資產。

美國研究顯示一個人所得成長最快速的期間是他們工作的頭十年(25-35歲),由此可見,年輕時更應該比焦點放在你的專業。

作者說「我錯誤地相信,金錢永遠是比時間更為重要的資產,後來,我才理解為何這理念是錯的。你總是能賺更多錢,但什麼都不能為你買到更多時間。」

《幸福曲線》一書中指出多數人的幸福感從20幾歲開始降低,在50歲時達谷底,又開始上升,若繪成圖,我們一生的幸福感就像個U型曲線。

美國經濟學家Hannes Schwandt實證研究不同年齡預期五年後生活滿意度和目前生活滿意度兩條曲線間的比較,結果相當有趣,我觀察到三個引起我注意的點:

  1. 20到50歲間,人會越來越不滿意自己的生活。
  2. 20到50歲間,人對未來生活滿意度預期會持續下降。
  3. 約55歲左右開始,人對當下生活滿意度開始超過對未來生活滿意度的預期。

結論:

這本書適合對於投資理財和長期複利有興趣的人,內容口語且平易近人,數據和邏輯清晰明瞭,這本書可以幫助你建立有關投資理財的觀念,相對更生硬的投資書籍,這本真的很推薦優先閱讀!